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百二十五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六百二十五卷目录

 拓跋姓部列传三
  北魏三
  拓跋鸷      拓跋长乐
  拓跋略      拓跋简
  拓跋若      拓跋猛
  拓跋颐      拓跋衍
  拓跋钦      拓跋太兴
  拓跋遥      拓跋恒
  拓跋郁      拓跋偃
  拓跋丽      拓跋逞
  拓跋汎      拓跋脩义
  拓跋匡      拓跋澄
  拓跋嵩      拓跋赡
  拓跋英      拓跋怡
  拓跋鸾      拓跋彬
  拓跋思誉     拓跋燮
  拓跋愿平     拓跋永平
  拓跋珍平     拓跋贵平
  拓跋昌      拓跋孚
  拓跋深      拓跋世遵
  拓跋均      拓跋禹
  拓跋菩萨     拓跋庆始
  拓跋庆遵     拓跋庆智

氏族典第六百二十五卷

拓跋姓部列传三

北魏三

拓跋鸷

《魏书·高凉王传》:高凉王孤子斤,斤子真乐,真乐子陵,陵子瑰,瑰子鸷,字孔雀。容貌魁壮,腰带十围。为羽林队仗副。高祖末,以征讨有功,赐爵晋阳男。累迁领军、畿部都督。武泰元年,尔朱荣至河阴,杀戮朝士,鸷与荣共登高冢俯而观之,自此后与荣合。元颢之逼也,鸷从驾北迎。既到河内,欲入城,鸷奏曰:河内昼则闭门,夜引驾入,此其意趣,难以测量。本图有在,愿便发迈。帝从之,前至长子,以尔朱荣赴援,除鸷车骑将军,封华山王。庄帝既杀尔朱荣,荣从子兆为乱。帝欲率诸军亲讨,鸷与兆阴通,乃劝帝曰:黄河万仞,宁可卒渡。帝遂自安。及兆入殿,鸷又约止卫兵。帝见逼,京邑破,皆由鸷之谋。孝静初,入为大司马,加侍中。鸷有武艺,木讷少言,性方厚,每息直省,闼虽暑月不解衣冠。曾于侍中高岳之席,咸阳王坦恃力使酒,陵侮一坐,众皆下之,不敢应答。坦谓鸷曰:孔雀老武官,何因得王。鸷即答曰:斩反人元禧首,是以得之。众皆失色,鸷怡然如故。兴和三年薨,赠假黄钺、尚书令、司徒公。

拓跋长乐

《魏书·安乐王传》:安乐王长乐,皇兴四年封建昌王,后改封安乐王。长乐性凝重,显祖器爱之。承明元年拜太尉,出为定州刺史。鞭挞豪右,顿辱衣冠,多不奉法,为人所患。百姓诣阙讼其过。高祖罚杖三十。贪暴弥甚,以罪徵诣京师。后与内行长乙肆虎谋为不轨,事发,赐死于家。葬以王礼,谥曰厉。

拓跋略

《魏书·广川王传》:广川王略,延兴二年封。位中都大官,性明敏,鞫狱称平。太和四年薨,谥曰庄。

拓跋简

《魏书·齐郡王传》:齐郡王简,字叔亮。太和五年封,位中都大官。简母,沮渠牧犍女也。简性貌特类外祖。后为内都大官。高祖尝与简俱朝文明太后于皇信堂,简居帝之右,行家人礼。迁太保。高祖仁孝,以诸父零落,存者唯简。每见,立以待之,俟坐,致敬问起居,停简拜伏。简性好酒,不能理公私之事。二十三年薨。谥曰灵王。世宗时,改谥曰顺。

拓跋若

《魏书·河间王传》:河间王若,字叔儒。年十六,未封而薨,追封河间王,谥曰孝。诏京兆康王子太安为后。太安于若为从弟,非相后之义,废之,以齐郡王子琛继。

拓跋猛

《魏书·安丰王传》:安丰王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猛宽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爱之。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

拓跋颐

《魏书·阳平王新成传》:阳平王新成长子安寿,袭爵。高祖赐名颐。累迁怀朔镇大将,都督三道诸军事北讨。诏徵赴京,勖以战伐之事。对曰:当仰仗庙算,使呼韩同渭桥之礼。帝叹曰:壮哉王言。朕所望也。未发,遭母忧,诏遣侍臣以金革敦喻。既殡而发,与陆睿集三道诸将议军途所诣。于是中道出黑山,东道趋士卢河,西道向侯延河。军过大碛,大破蠕蠕。颐入朝,诏曰:王之前言,果不虚也。后除朔州刺史。穆泰谋反,遣使推颐为主。颐密以状闻,泰等伏诛,帝甚嘉之。世宗景明元年,薨于青州刺史,谥曰庄王。传国至孙宗引,肃宗时,坐杀叔父赐死,爵除。

拓跋衍

《魏书·阳平王新成传》:颐弟衍,字安乐,赐爵广陵侯。位梁州刺史,表请假王,以崇威重。诏曰:可谓无厌求也,可请不合。转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传疗。疾差,成伯还,帝曰卿定名医,赉绢三千疋。成伯辞,请受一千。帝曰:《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以是而言,岂惟三千疋乎。其为帝所重如此。后卒于雍州刺史,谥曰康侯。衍性清慎,所在廉洁,又不营产业,历牧四州,皆有称绩,亡日无敛尸具。子畅。

拓跋钦

《魏书·阳平王新成传》:衍弟钦,字思若。位中书监、尚书右仆射、仪同三司。钦色尤黑,故时号为黑面仆射。钦淫从兄丽妻崔氏,为御史中尉封回劾奏,遇赦免。寻除司州牧。钦少好学,早有令誉,时人语曰:皇宗略略,寿安、思若。及晚年贵重,不能有所匡益,识者轻之。钦曾托青州人高僧寿为子求师,师至,未几逃去。钦以让僧寿。僧寿性滑稽,反谓钦曰:凡人绝粒,七日乃死;始经五朝,便尔逃遁。去食就信,实有所阙。钦乃大惭,于是待客稍厚。后除司空公,封钜平县公。于河阴遇害,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

拓跋太兴

《魏书·京兆王传》:京兆王子推子太兴,袭。拜长安镇都大将,以黩货,削官爵。后除秘书监,还复前爵,拜统万镇将,改封西河。后改镇为夏州,仍以太兴为刺史。除守卫尉卿。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求病愈,名曰散生斋。及斋后,僧皆四散,有一沙门方云乞斋馀食。太兴戏之曰:斋食既尽,唯有酒肉。沙门曰:亦能食之。因出酒一斗,羊脚一只,食尽犹言不饱。及辞出后,酒肉俱在。出门追之,无所见。太兴遂佛前乞愿,向者之师当非俗人,若此病得差,即舍王爵入道。未几便愈,遂请为沙门。表十馀上,乃见许。时高祖南讨在军,诏皇太子于四月八日为之下发,施帛二千疋。既为沙门,更名僧懿,居嵩山。太和二十二年终。子昴,字伯晖,袭。薨。

拓跋遥

《魏书·京兆王传》:太兴弟遥,字太原。有器望,以左卫将军从高祖南征,赐爵饶阳男。萧宗初,累迁左光禄大夫,仍领护军。迁冀州刺史。右光禄大夫。时冀州沙门法庆,自号大乘。聚众杀阜城令,破渤海郡,杀害吏人。刺史萧宝寅遣兼长史崔伯驎讨之,败于煮枣城,伯驎战没。凶众遂盛,所在屠灭寺舍,斩戮僧尼,焚烧经像,云新佛出世,除去旧魔。诏以遥为使持节、都督北征诸军事,帅步骑十万以讨之。法庆相率攻遥,遥并击破之。遥遣辅国将军张蚪等率骑追掩,讨破,擒法庆并其妻尼惠晖等,斩之,传首京师。遥卒,谥曰宣公。

拓跋恒

《魏书·京兆王传》:遥弟恒,字景安,粗涉书史。恒以《春秋》之义,为名不以山川,表求改名芝。历太常卿、中书监、侍中。后于河阴遇害。赠太傅、司徒公,谥曰宣穆公。

拓跋郁

《魏书·济阴王传》:济阴王小新成子郁,字伏生,袭。位开府。为徐州刺史,以黩货赐死,国除。

拓跋偃

《魏书·济阴王传》:郁弟偃,字仲琁,位太中大夫。卒。

拓跋丽

《魏书·济阴王传》:偃弟丽,字宝掌。位兼宗正卿、右卫将军,迁光禄勋。时秦州屠名王法智推州主簿吕苟儿为主,号建明元年,置立百官,攻逼州郡。泾州人陈瞻亦聚众自称王,号圣明元年。诏以丽为使持节、都督、秦州刺史,与别驾杨椿讨之。苟儿率众十馀万屯孤山,列据诸险,围逼州城。丽出击,大破之,便进军永洛。贼徒逆战,丽击走之。行秦州事李韶破苟儿于孤山,乘胜追奔三十里,获其父母妻子,斩贼王五人。其馀相继归降,诸城之围,亦悉奔散。苟儿率其王公三十馀人诣丽请罪。椿又斩瞻。丽因平贼之势,枉掠良善七百馀人。世宗嘉其功,诏有司不听追检。拜雍州刺史,为政严酷,吏人患之。迁冀州刺史,入为尚书左仆射。卒,谥曰威。

拓跋逞

《魏书·汝阴王传》:汝阴王天赐子逞,字万安。卒于齐州刺史,谥曰威。
跋跋汎
《魏书·汝阴王传》:逞弟汎,字普安。自元士稍迁营州刺史。性贪残,人不堪命,相率逐之,汎走平州。后除光禄大夫、宗正卿,封东燕县男。于河阴遇害。

拓跋脩义

《魏书·汝阴王传》:汝阴王天赐第五子脩义,字寿安。涉猎书传,颇有文才,为高祖所知。自元士稍迁左将军、齐州刺史。为政,宽和爱人,在州四岁,不杀一人。迁秦州刺史。累迁吏部尚书,惟事货贿,授官大小,皆有定价。二秦反,假脩义兼尚书右仆射、西道行台、行秦州事,为诸军节度。脩义性好酒,每饮连日,遂遇风病,神明昏丧,虽至长安,竟无部分之益。元志败没,贼东至黑水,更遣萧宝夤讨之,以脩义为雍州刺史。卒于州,赠司空,谥曰文。子均,位给事黄门侍郎。

拓跋匡

《魏书·广平王传》:广平王洛侯。无子,以阳平幽王子匡后之。匡字建扶,性耿介,有器节。高宗器之,谓曰:叔父必能仪型社稷,匡辅朕躬。今可改名为匡,以成克终之美。世宗即位,累迁给事黄门侍郎。茹皓始有宠,百寮微惮之。世宗曾于山陵还,诏匡陪乘,又命皓登车。皓褰裳将上,匡谏止。世宗推之令下,皓恨匡失色。当时壮其忠謇。世宗亲政,除肆州刺史。匡既忤皓,惧为所害,廉慎自修,甚有声绩。迁恒州刺史,徵为大宗正卿、河南邑中正。后除度支尚书。匡表引乐陵、章武之例,求绍洛侯封,诏付尚书议。尚书奏听袭封,以明兴绝之义。匡与尚书令高肇不平,常无降下之色。时世宗委政于肇,朝廷倾惮,唯匡与肇抗衡。先自造棺,置于厅事,意欲舆棺诣阙,论肇罪恶,自杀切谏。肇闻而恶之。后因与太常刘芳议争权量,遂与肇声色。御史中尉王显奏匡,请付廷尉定罪。诏可。有司奏匡诬肇,处匡死刑。世宗恕死,降为光禄大夫。又兼宗正卿,出为兖州刺史。肃宗初,入为御史中尉。匡严于弹纠,始奏于忠,次弹高聪等,进号安南将军,后加镇东将军。匡每有奏请,尚书令、任城王澄时致执夺,匡刚隘,内遂不平。先所造棺犹在僧寺,乃复修事,将与澄相攻。澄颇知之。后将赴省,与匡逢遇,驺卒相挝,朝野骇愕。澄因是奏匡罪状三十馀条,廷尉处以死刑。诏付八座议,特加原宥,削爵除官。三公郎中辛雄奏理之。后除平州刺史,寻为关右都督,兼尚书行台。遇疾还京。孝昌初,卒,谥曰文贞。后追复本爵,改封济南王。第四子献,袭。齐受禅,爵例降。

拓跋澄

《魏书·任城王传》:任城王云长子澄,字道镇,少而好学。及康王薨,澄居丧以孝闻。袭封,加征北大将军。高祖时,蠕蠕犯塞,加澄使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蠕蠕遁走,又以氐羌反叛,除都督梁益荆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梁州刺史。仇池帖然,西南款顺。加侍中。转征东大将军、开府、徐州刺史,甚有声绩。后徵为中书令,改授尚书令。萧赜使庾荜来朝,荜见澄音韵遒雅,风仪秀逸,谓主客郎张彝曰:往魏任城以武著称,今魏任城乃以文见美也。时高祖意在谋迁,召澄决之曰:任城便是我之子房。加抚军大将军、太子少保,又兼尚书左仆射。从幸邺宫,除吏部尚书。及幸代,车驾北巡,留澄铨简旧臣。品为三等,量其优劣。驾还洛京,复兼右仆射。坐公事免官。寻兼吏部尚书。恒州刺史穆泰在州谋反,推朔州刺史、阳平王颐为主。颐表其状。高祖召澄。授节,铜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恒州事,澄至即擒泰,民情怡然。车驾南伐,留澄居守,复兼右仆射。寻除尚书右仆射。萧宝卷遣其太尉陈显达入寇汉阳。澄从驾南伐。高祖崩,澄受顾命。世宗初,有降人严叔懋告尚书令王肃遣孔思达潜通宝卷,图为叛逆。澄信之,乃表肃将叛,辄下禁止。咸阳、北海二王奏澄擅禁宰辅,免官归第。寻出为平西将军、梁州刺史。辞以母老。除安东将军、相州刺史,复固辞。改受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寻徵赴季秋讲武。除都督淮南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扬州刺史。频表南伐,世宗不许。又辞母老,乞解州任,寝而不报。加散骑常侍。萧衍将张嚣之寇陷夷陵戍,澄遣辅国将军成兴步骑赴讨,大破之,复夷陵,嚣之遁走。又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萧衍阴山戍,破之,斩其戍主梅兴祖。仍引攻白槁戍,又破之,斩其宁朔将军吴道爽。先是朝议有南伐之意,以萧宝夤为东扬州刺史据东城,陈伯之为江州刺史戍阳石,以澄总督二镇,授之节度。至是勒兵进讨。遇淮水暴长,引归寿春。转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除太子太保。于时高肇当朝,猜忌贤戚。澄为肇间构,常恐不全,乃终日昏饮,以示荒败,肃宗冲幼,朝野不安。于忠等奏澄为尚书令,于是众心忻服。又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寻迁司空,加侍中。俄诏领尚书令。寻以疾患,求解任。不许。萧衍于浮山断淮为堰,以灌寿春。乃除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勒众十万,将出彭宋。寻淮堰自坏,不行。后迁司徒公。神龟二年薨,年五十三;赠太傅,领太尉公;谥曰文宣王。

拓跋嵩

《魏书·任城王传》:澄弟嵩,字道岳。高祖时,自中大夫迁员外常侍,转步兵校尉。大司马、安定王休薨,未及卒哭,嵩便游田。高祖闻而大怒,诏免官。后从平沔北,累有战功,除左中郎将,兼武卫将军。高祖南伐,萧宝卷将陈显达率众拒战。嵩身备三仗,免胄直前,将士从之,显达奔溃,斩获万计。以功赐爵高平县侯。世宗即位,以武卫将军兼侍中,出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既而除平北将军、恒州刺史。转平东将军、徐州刺史。又转安南将军、扬州刺史。萧衍将田道龙、何景先等领卒三千,规寇陆城。嵩遣统军李叔仁等破之。衍征卤将军赵革屯于黄口,嵩遣军司赵炽等往讨之。先遣统军安伯丑潜师夜渡,伏兵下蔡。革率卒四千,逆来拒战,伯丑与下蔡戍主王虎等前后夹击,大败之,俘斩溺死四千馀人。统军李叔仁等夜袭硖石之贼,又破之。衍将姜庆真专据肥汭,冠军将军曹天宝屯于鸡口,军主尹明世屯东硖石。嵩遣别将,分击之,俘斩大半。于是威名大振。后为苍头李太伯等同谋害嵩,并妻穆氏及子世贤,赠车骑将军、领军,谥曰刚侯。

拓跋赡

《魏书·任城王传》:嵩弟赡,字道周。高祖时,宗正少卿、龙骧将军、光州刺史、散骑常侍、左将军,迁平东将军、兖州刺史。颇爱书史,而贪暴好杀。澄深耻忿之,绝其往来。有四子。长子远,尚书郎。

拓跋英

《魏书·南安王传》:南安王桢子英,字虎儿。性识聪敏,博闻彊记,便弓马,解吹笛,微晓医术。高祖时,为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未几,迁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高祖南伐,为梁汉别道都将。后大驾临钟离,诏英率众备寇境上。英以大驾亲动,势倾东南,汉中有可乘之会,表求进讨。高祖许之,萧鸾将萧懿遣将,交战。攻围九十馀日,战无不克。被敕班师。以功迁安南大将军,赐爵广武伯。在仇池六载,甚有威惠之称。父忧,解任。高祖讨汉阳,起英为左卫将军,加前将军,寻迁大宗正,又转尚书,仍本将军,镇荆州。萧宝卷将陈显达等寇荆州,英连战失利。车驾至南阳,免英官爵。世宗即位,行徐州,还复尚书、广武伯。萧宝卷遣将军陈伯之寇淮南,司徒、彭城王协镇寿春,以英为镇南将军,率众讨之。英未至,贼已引退。协还,诏英行扬州。后以军功拜吏部尚书,以前后军功进爵常山侯。寻诏英使持节、假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众南讨,大有战功,世宗大悦,改封中山王。萧衍遣将军寇肥梁,诏英使持节,加散骑常侍,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事,率众十万讨之,所在皆以便宜从事。击破阴陵,斩衍将二十五人及掳首五千馀级。又频破贼军于梁城,斩其支将四十二人,英于钟离城随水狭处,营造浮桥。至四月,水盛破桥,英及诸将狼狈奔走,士众没者十有五六。有司奏英经算失图,案劾处死。诏恕死为民。后京兆王愉反,英复王封,除使持节,假征东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英未发而冀州已平。时郢州治中督荣祖潜引萧衍军,以义阳应之,三关之戍,并据城降衍。诏英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英击。擒其大将六人,支将二十人。还朝,除尚书仆射。永平三年,薨,谥曰献武王。

拓跋怡

《魏书·南安王传》:英弟怡,起家步兵校尉,转城门校尉,迁鄯善镇将。所在贪暴,为有司所纠,逃窜得免。延昌中,卒。庄帝初,以尔朱荣妇兄,超赠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扶风王。

拓跋鸾

《魏书·城阳王传》:城阳王长寿长子多侯,早卒。次子鸾,字宣明。始继叔章武敬王,及兄卒,还袭父爵。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以武艺著称。频为北都大将。高祖时,拜外都大官,又出为持节、都督河西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西戎校尉、凉州镇都大将。后朝于京师。会车驾南讨,领镇军将军。定都洛阳,高祖幸邺,诏鸾留守。及开建五等,食邑一千户。除使持节,征南大将军,都督豫荆郢三州、河内山阳东郡诸军事,与安南将军卢渊、李佐攻赭阳,不克,败退而还,降为定襄县王。后以留守之功,还复本封。除冠军将军、河内太守,转并州刺史。世宗初,除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后转安北将军、定州刺史。鸾爱乐佛道,修持五戒,不饮酒食肉,积岁长斋。缮起佛寺,劝率百姓,共为土木之劳,公私费扰,颇为民患。正始二年薨,时年三十八,赠镇北将军、冀州刺史,谥曰怀王。

拓跋彬

《魏书·章武王传》:章武王太洛。无子,以南安惠王第二子彬为后。彬,字豹儿,袭爵。勇健有武用。出为使持节、都督东秦豳夏三州诸军事、镇西大将军、西戎校尉、统万镇都大将、朔州刺史。以贪惏削封。是时吐京反,诏彬持节,假平北将军,行汾州事,率并肆之众往讨之。吐京平,仍除征卤将军、汾州刺史。吐京民去居等六百馀人,保险谋反,扇动徒类。彬请兵二万,有司奏许之。高祖大怒曰:何有动兵马理也。可随宜肃治,若不能权方静帖,必须大众者,则先斩刺史,然后发兵。彬奉诏大惧,率州兵,讨平之。太和二十三年卒,赠以本官,加散骑常侍。

拓跋思誉

《魏书·乐陵王传》:乐陵王胡儿。无子。显祖诏汝阴王天赐之第二子永全后之,袭封,后改名思誉。高祖初,蠕蠕犯塞,以思誉为镇北大将军、北征大都将。出为使持节、镇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转镇北将军,行镇北大将军。及穆泰阴谋不轨,思誉知而不告,恕死,削封为庶人。太和末,还复其王封。正始四年薨。赠光州刺史,谥曰密王。

拓跋燮

《魏书·安定王传》:安定王休子燮,除下大夫。世宗初,袭拜大中大夫,除征卤将军、华州刺史。后除征卤将军、豳州刺史。延昌四年薨。赠本将军、朔州刺史。

拓跋愿平

《魏书·安定王传》:燮弟愿平,清狂无行。高祖末,拜员外郎。世宗初,迁给事中。悖恶日甚,杀人劫盗,公私咸患。世宗以其戚近,未忍致之于法,乃免官,禁之别馆。馆名愁思堂,冀其克念。世宗崩,愿平乃得出。灵太后临朝,以其暴乱不悛,诏曰:愿平志行轻疏,每乖宪典,可还于别馆,依前禁锢。久之,解禁还家,付师严加诲奖。后拜通直散骑常侍、前将军。坐裸其妻王氏于其男女之前,又彊奸妻妹于妻母之侧。御史中丞侯刚案以不道,处死,绞刑。会赦免,黜为员外常侍。孝昌中,卒。

拓跋永平

《魏书·安定王传》:愿平弟永平,征卤将军、南州刺史。为城民华延明所害。太昌初,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幽三州诸军事、卫将军、定州刺史。

拓跋珍平

《魏书·安定王传》:永平弟珍平,司州治中。子叔遵,员外散骑常侍。

拓跋贵平

《魏书·安定王传》:珍平弟贵平,羽林监、转射声校尉。庄帝初,除散骑常侍、宗正少卿,封东莱王,邑百户。除平北将军、南相州刺史。庄帝既杀尔朱荣,加武卫将军,兼侍中,为河北、山东慰劳大使。至定州东北,为幽州大都督侯渊所执,送于晋阳。后还洛。前废帝时,以本官行青州事,属土民崔祖螭作逆,贼徒甚盛,围逼东阳一百馀日。贵平率城民固守,又令将士开门交战。大军救至,遂擒祖螭等,斩之。还,除车骑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宗师,又迁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贵平人才险薄,为出帝所信。出为青州刺史,又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幽州大都督侯渊所害。

拓跋昌

《魏书·临淮王传》:临淮王谭子提,提子昌,字法显。好文学,居父母丧,哀号孺慕,悲感行人。世宗时,复封临淮王,未拜而薨。赠齐州刺史,谥曰康王,追封济南。

拓跋孚

《魏书·临淮王传》:昌弟孚,字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曰:此子当准的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蠕蠕王阿那瑰既得返国,其人大饥,相率入塞,阿那瑰上表请台赈给。诏孚为北道行台,诣彼赈恤。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瑰于柔元、怀荒二镇间。阿那瑰众号三十万,阴有异意,遂拘留孚,载以辒车,日给酪一升,肉一段。每集其众,坐孚东厢,称为行台,甚加礼敬。阿那瑰遂南过至旧京,后遣孚等还,因上表谢罪。有司以孚事下廷尉,丞高谦之云孚辱命,处孚流罪。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为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孟都、张洪建、马潘、崔独怜、张叔绪、崔丑、张天宜、崔思哲等八家,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士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己引过,争相为死。又孟都、潘绍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平,还,除冀州刺史。元颢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颢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颢平,封孚万年乡男。永安永,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后从出帝入关。

拓跋深

《魏书·广阳王传》:广阳王建闾子嘉,嘉子深,字智远,袭爵。肃宗初,拜肆州刺史,劫盗止息。后为恒州刺史,在州多所受纳,政以贿成。迁殿中尚书,未拜,坐淫城阳王徽妃于氏,以王还第。及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反叛,诏深为北道大都督,受尚书令李崇节度。及李崇徵还,深专总戎政。先是,别将李叔仁以拔陵来逼,请求迎援。深赴之,前后降附二十万人。既而鲜于脩礼叛于定州,杜洛周反于幽州。其馀降户,遂欲推深为主。深乃上书乞还京师。令左卫将军杨津代深为都督,以深为侍中、右卫将军、定州刺史。城阳王徽与深有隙,搆之。徵为吏部尚书,兼中领军。后河间王琛等为鲜于脩礼所败,乃除深仪同三司、大都督,章武王融为左都督,裴衍为右都督,并受深节度。深以兵士频经退散,人无斗情,连营转栅,日行十里。行达交津,隔水而陈。贼脩礼与葛荣,猜贰。葛荣杀脩礼自立,北度瀛州。深便率众北转。荣东攻章武王融,战败于白牛还。深遂退走,趣定州。闻刺史杨津疑其有异志,乃止于州南佛寺。停三日夜,乃召都督毛谥等六七人,臂肩为约,危难之际,期相拯恤。谥疑深意异,乃密告津云:深谋不轨。津遣谥讨深,深走出,谥叫噪追蹑。深与左右行至博陵郡界,逢贼游骑,乃引诣葛荣。贼徒见深,颇有喜者。荣新自立,内恶之,乃害深。庄帝追复王爵,赠司徒公,谥曰忠武。

拓跋世遵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子他,他子吐万,吐万子显,显子世遵,袭爵。世宗时,拜前军将军、行幽州事、兼西中郎将,又行青州事。寻迁骁骑将军。出为征卤将军、幽州刺史。世遵性清和,推诚化导,百姓乐之。肃宗时,以本将军为荆州刺史。寻加前将军。初在汉阳,复有声绩,后颇行货贿,散费边储,由是声望有损。沔南蛮首及襄阳民望入密信引世遵,请以襄阳内附。世遵表求赴应,朝议从之,诏加世遵持节、都督荆州及沔南诸军事、平南将军,加散骑常侍,馀如故。遣洛州刺史伊瓫生,冠军将军、鲁阳太守崔模为别将,率步骑二万受世遵节度。军至汉水,模等皆疑不渡。世遵怒,临之以兵,模乃济。而内应者谋泄,为萧衍雍州刺史所杀,筑门以自固。模焚襄阳邑郭,烧杀数万口。会是夜大风雨雪,模等班师,士卒冻死十二三。世遵及瓫生、模并坐免官。后除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定州刺史,百姓安之。孝昌元年,薨于州。赠散骑常侍、征西将军、雍州刺史,谥曰康王。

拓跋均

《魏书·阳平王传》:世遵弟均,字世平。累迁通直常侍、征卤将军。以河梁立义之功,封安康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除散骑常侍、平东将军。卒,赠使持节、征东将军、青州刺史。出帝时,复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均六子。

拓跋禹

《魏书·阳平王传》:均弟禹,容貌魁伟。起家司空参军,转符玺郎、太常丞、镇远将军、东海太守带峒峿戍主。禹颇好内学,每云晋地有福,孝昌末遂诣尔朱荣。建义元年,与荣同入洛。除中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鄄城县开国伯,邑五百户,为并州东面大都督,镇乐平。荣死之后,为土民王恶毡起义杀之。后赠征西将军、雍州刺史。

拓跋菩萨

《魏书·阳平王传》:禹弟菩萨,给事中。卒,赠济南太守。

拓跋庆始

《魏书·阳平王传》:阳平王熙子他,他子钟葵,钟葵子法寿,法寿子庆始,大司农丞。与父同时见害。赠前将军、广州刺史。

拓跋庆遵

《魏书·阳平王传》:庆始弟庆遵,武定末,瀛州骑府司马。

拓跋庆智

《魏书·阳平王传》:庆遵弟庆智,美容貌,有几案才。著作佐郎、司徒中兵参军。卒于太尉主簿。